怪老子ETF線上課程

破解配息率迷思

日期:2014-04-12

現今低利率時代,只要標榜高配息總能吸引不少投資者。於是許多債券型基金便舉著高配息的旗幟,到處吸收資金。然而低利率時期哪來的高配息,於是不少基金只好將本金注入配息,藉以提高配息率。這簡直就是揠苗助長,為了求取高配息,卻讓本金慢慢的減少,生息的本金愈來愈少,利息當然也就愈來愈少。

這種亂象連金管會也看不下去,於是要求基金公司從2013年10月31起,必須公布配息的組成項目,而且交易前也得告知有關基金配息可能涉及本金之風險,並要求客戶簽署充分瞭解此風險。從金管會的動作也可以約略嗅到,基金的配息組成確實不單純,投資者只好自己眼睛睜大一點,才能找到合適的基金。

債券型基金屬於固定收益的一種,獲利來自於所持有債券的配息,所以債券型基金的配息率,很容易讓人拿來跟銀行的定存年利率相比。事實上兩者是不一樣的,即便是配息率完全沒有配到本金,配息率也不等於銀行定存的年利率。

理由很簡單,銀行定存的本金可以十足拿回,債券型基金贖回時的淨值卻是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動,兩者的報酬當然不相等。而且基金的配息的組成,除了本金外並不是只有利息成分,而是稱為「可分配淨利益」,可分配淨利益不只是利息的成分,當中還包括已實現的資本利得,也就是買賣債券所賺的價差。雖然說買賣債券所賺到的錢也是獲利,但是這獲利並不如利息的穩定,操作不良甚至於可能虧損。所以債券型基金的績效並不是由配息率決定,應該以總報酬評估才是正確的。

還原配息率 本金占比愈低愈好

因此金管會透過證券投顧商業公會,要求所有業者統一發布配息的組成項目,並且得公布於基金公司的網頁。內容必須記載配息的組成比率,也就是配息中有多少比例是屬於可分配淨利,有多少比例是屬於本金的。用公式來說明更清楚:

(可分配淨利/配息) + (本金/配息) = 100%

就以聯博境外基金配息組成表(2014年1月),聯博美國收益基金AA級別美元計價(ISIN:LU1008671684),配息中可分配淨利部分只有35%,本金部分卻佔了65%。可是相同名稱的基金,AT級別的那一檔(ISIN:LU0157308031),配息的組成比例完全不一樣,所有配息都屬於可分配淨利,所以這部份比率高達100%,而本金部分0%。 用本金來充當是配息,並非投資者想要的。但是配息中含有本金卻比比皆是,如果要相互比較,只好將基金公司宣稱的配息率,還原成實際配息率,也就是換算成只含可分配淨利的配息率。公式也很簡單:

還原配息率 = 配息率 x 可分配淨利比率

例如聯博美收AA級別的還原配息率為2.15% [=6.14%*35%]。如果可分配淨利為100%,配息就完全沒有本金成分,還原配息率也會跟配息率相等。例如AT級別的還原配息率仍然維持4.76% [=4.76%*100%)。

基金名稱

年化配息率
%
可分配利益占比
%
本金占比
%
還原配息率
%
聯博美收AA
(LU1008671684)
6.14 35 65 2.15
聯博美收AT
(LU0157308031)
4.76 100 0 4.76

註:年化配息率以2014/1/31為例

根據規定,所有發行或代理債券型基金的官網,都應該放置基金配息組成表供投資者參考,只是實際去網站搜尋時,發現都置於較不易發現的地方,可以想像基金公司並不是很希望客戶看到這些資料。自己的經驗是當網頁找不到這些資料時,就打電話問理專,即便是理專也找不到,他們也有基金公司的窗口,一定可以問出資料放哪裡。

最正確的績效評估是看總報酬

還原配息率雖然可以了解實際的配息率,但是可分配利益並非只有利息,當中還有資本利得,這部分就沒辦法進一步了解。債券型基金的投資者都有一個迷思,總認為配息率愈高愈好,比較有現金落袋的感覺。然而高配息的基金風險一定愈高,道理很簡單,發行債券的機構為何要花比較多的利息借錢,無非是企業信用不好才需要這麼做,所以較高的配息通常也隱藏著較高的信用風險。

再來,除非有固定現金需求的退休人士,否則我並不建議投資有配息的基金。因為領回配息以後,投資的部位就不會以複利成長。複利的基本精神就是獲利再投入,所以債券型基金若希望有複利效果,最好就是買累積型(不配息),只是並非所有債券型基金都有累積型,選擇配權也具有一樣效果,配權是每當基金配息時,基金公司自動將配息轉成單位數繼續投入。

當持有的基金是累積型或者配權時,配息組成的比率就不重要了,因為不論配回來是本金還是利息,通通都再投入本金中。反正看的是最後的結果,總結投資報酬率到底是多少才重要,這也是總報酬的觀念。不論是哪一種基金,最正確的評估績效方式就是總報酬。

總報酬就是基金的績效,許多提供基金資訊的網站(例如鉅亨網及晨星),都會提供這些資訊,只是常讓投資者混淆的就是淨值及績效兩種。淨值顧名思義就是目前基金的價值,績效就是考慮配息再投入的表現,也就是總報酬。淨值的走勢對債券型基金一點意義都沒有,當債券型基金配息後,淨值就會除息,而債券型基金的獲利大部分來自於配息,配息扣除後的淨值是無法反映真實的投資績效。

績效圖是以獲利再投資的觀念,所以不論是股票型基金或者債券型基金,都應該以績效圖為準。還有,當看到一檔績效不錯的債券型基金時,若希望自己也能夠擁有相同績效,就必須將配息再投入,才會有相同的結果。除了選擇累積型及配權之外,另一種再投入的方式就是領取配息,然後將領到的配息再投入更積極的標的,例如股票型基金等。這樣既能保本,又能有更好的總報酬,只是波動會較大就是。

總結來說,若希望資產可以複利成長,就必須將配息再投入本金,配息既然要再投入,配回多少就不會是投資者考慮的重點。所以評估債券型基金應該以總報酬為準,配息率並不是重點,因此組成項目也就不用考慮了。

本文刊登於Smart智富月刊188期76頁(2014 4月)

Smart智富月刊188期




■ 本網站內容儘可能精確完整,但不保證無誤。若做為投資依據,風險請自行斟酌 ,本網站不負賠償之責任。
■ 網站所有資料均為版權所有,非經書面允許請勿轉載或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