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2-04-22
王品(2727)是台灣具有相當知名度的餐飲集團,在2012年3月6日以觀光類股掛牌上市當天,股價便以每股492元收盤,最高價甚至還衝到501元。不僅如此,上市後還一路往上衝,到了2012/3/21的股價還收在509元。顯然,這是一家投資者認為非常有前途的公司,然而其本益比卻高達44.73。再看看其他高股價的公司,本益比也都不低。到底是何原因,會讓投資者認為較有前途的公司,值得較高的本益比呢?
本益比的公式很簡單:就是以目前的每股價格(P)除上每股盈餘(E)。其意義可解釋為價格是盈餘的倍數,同時也是投資回本的年數。例如一家公司每股盈餘2元,若股價為40元,那麼本益比20倍(=40/2)。也可以這麼解釋,以每股40元買股票,若盈餘為每股2元,那得要20年才可以回本。同樣的,若是股價為20元,本益比降為10,也就說10年就會回本。一般投資者的了解是:本益比愈低愈好。如果單純從公式來解釋的確是如此。
然而本益比卻存在著一個盲點,公式中所用的每股盈餘只有一個,也就是當年的盈餘,並未考慮未來會發展的趨勢。不論是否具有成長性,通通一個公式適用,這等於假設未來每年的盈餘都會跟今年一樣。這樣是不合理的,必須將未來的盈餘一併考慮進來,才能落實本益比的精神。
有些公司的盈餘每年均非常穩定,也就是說未來的盈餘不會成長。這類型的公司通常是市場已經趨近飽和,所以營收已經不再會成長,每年的盈餘也都比較固定,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華電信以及大豐電。另一種類型的公司,其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剛起步,所以營收以及盈餘一年比一年多,每年都在成長,這類型的公司其市場價值是比較高的,典型的代表如王品及宏達電等高成長的公司。
下圖分別列出了兩種公司的盈餘狀況,左邊是盈餘沒有成長的公司,所以盈餘是平的,從E1到E5每年都是平的。右邊的圖型是匯成長的公司,E1至E5的盈餘年年增多。
有兩家公司,A公司不會成長、B公司則正在成長階段。如果A、B公司第一年的盈餘E1都一樣,投資者顯然會給會B公司較高的股價,也就是本益比就會比較高。這是因為B公司整體來說賺的錢比較多,回本時間比較短。
本益比是衡量股價相對盈餘的倍數,同時也可以解釋為投資回本的年數。既然本益比等同於回本年數,那麼對一個盈餘成長的公司,只要將未來盈餘逐年一一加總,看看累積盈餘哪一年回本,不就是等效本益比嗎。例如一個40元股價,盈餘每股2元,本益比為20。也就是若每年都賺2元,那麼20年就回本。但是若盈餘每年逐年增加,回本的年數勢必較快,那麼等效本益比就會小於20。所以一個盈餘成長的公司,其本益比雖然較高,但是等效本益比卻仍然維持在可接受的程度。
就以王品的例子來說明,3/21日收盤價509元,證交所記載的本益比為44.73,也就是說過去一年的盈餘為11.49元。在不考慮成長因素下,這本益比意思是得花44年,509元的投資才會回本,這時間未免太久了些。若考慮王品每年的盈餘會逐年增高的狀況,情況又會不一樣了。
下圖是假設未來15年的盈餘,每年都是以15%成長,從盈餘欄位可以看出盈餘每年成長,所以累積盈餘會逐年增加,到了第15年就高達546元,超過了509元股價。也就是說在盈餘15%的成長狀況下,15年就可以回本了。也可以這麼說:王品的等效本益比相當於15。
以上的表格是假設15%的成長率情況下所得到的結果,那麼在不同的成長率情況下,又會是如何呢?下表列出了在不同的成長率下,等效本益比又會是多少。可以清楚看到,即便是成長率設定為8%,其等效本益比也不過20。在這樣的條件下,投資者可以自己想想,如果以現在的盈餘狀況下,王品的業務持續擴張,每年盈餘以8%成長的機會很大的話,那麼等效本益比20就極具參考價值。
股票的價值固然有較嚴謹的算法,但是過於複雜。雖然本益比的觀念看似簡單,但還是得學會如何觀察以及比較。審慎的利用本益比來觀察市場對一家公司的評價,再佐以等效本益比,才能讓你選到較優質的股票,進而在投資市場獲利。
點選下列網頁即可下載等效本益比的試算表:
http://www.masterhsiao.com.tw/EDN/Edn2012-004/Download.php
本篇刊於101年4月15日經濟日報之部落課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