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8-09-11
台灣自2016年發行了第一檔目標到期債基金,至今規模已經超過新台幣800億元。會這麼受到投資者的青睞,相信跟推銷話術有關,我高度懷疑投資者對這類基金的風險不夠理解,甚至於誤認為是保本的投資,否則不會這麼一窩蜂的搶進。
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所投資的債券到期年限都一樣,到期後這檔基金也會結束,通常募集完畢後也不再接受申購。例如施羅德2024年到期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基金(Bloomberg代碼 SCEMBFA TT),持有標的都是新興市場國家所發行的債券,並且在2024這一年內到期,到期後當然本金及利息都領到了,這檔基金也就結束了。
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並不是不好,在風平浪靜時投資者可領到豐厚的利息當然很高興,只是萬一遇到類似金融海嘯這類事件時,就可能跟當時的連動債一樣出現大幅虧損,不能不多加注意。還好,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不會像連動債一樣,發行公司倒閉投資就完全沒價值,畢竟這是一檔基金,投信只是受託管理。
每一檔債券基金都存在利率風險、信用風險以及匯率風險等三大風險,目標到期債只要持有到期本金利息都會落袋,就可以巧妙的避開利率風險。既然沒有利率風險,也就不用擔心利率波動,反正持有至期滿就有固定獲利,更不用擔心未來升息債券價格會往下掉,這的確是目標到期債的優勢。
只是到期以前若有資金需求,持有的基金就得贖回,贖回時的基金淨值就看當時的市場利率,有可能是虧損的。好在隨著基金愈接近到期日,淨值的波動幅度就會愈來愈小。也就是說,投資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必須是閒錢,本金才能保證拿回來。
利率風險可以透過持有至期滿避開,而信用風險卻必須靠選擇投資等級的債券才有辦法規避,所以信用評等就非常重要了,只是目前市場上發行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,有很大部分是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,實在是令人憂心唉。
當然,風險跟報酬是相對的,這麼多的風險必然會有優渥的報酬才會讓人心動。施羅德2024年到期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基金,平均到期殖利率6.47%,確實相當誘人。再看看信用評等就知道為何獲利這麼好,光是俗稱垃圾債券BBB以下的評等就佔了37.52%。雖然投資等級BBB(含)以上有62.48%,但是都沒有再細分出來,充分懷疑絕大部分落在BBB等級。
其實,新興市場國家的信用等級通常也是比較差,所以才會有平均6.47%的殖利率,投資這類型基金,只要事先對風險有足夠的認知,也是一種選項。就怕事先沒做好功課,遇到大幅虧損再來哭哭啼啼就晚了。
圖一:施羅德2024年到期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基金基本資料及資產分布